關于完善我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
來源:未知 時間:2019-02-26 15:10 編輯:ngdzhengzhou
社區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以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并引入專業化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是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經濟實用的養老模式,能夠讓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溫暖、鄰里的幫助、家人的關愛。
鄭州作為人口大省的省會城市,截至2017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17.7萬,占總人口的15.57%,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16萬,失能、半失能老人20余萬人,孤寡、空巢老年人50多萬,解決這部分人的養老問題迫在眉睫。我市積極探索社區養老服務模式,開展了全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社區養老工作樹立了典型,探索了路子。
一、我市社區養老服務剛剛起步,尚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社區養老尚未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各級對社區養老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摸清老年人對社區養老的精準需求,政府的規范管理及投入明顯不足,市場機構的參與還不積極。
(二)社區養老資源明顯不足。老舊小區社區公共服務面積不足,能提供給社區養老的資源更是短缺,還存在改造難度大,服務設施條件差等問題;新建社區規劃的養老設施不能得到落實。
(三)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化欠缺。目前已建成的部分社區養老機構存在專業化程度偏低,管理機制不健全、不規范,提供的養老服務項目和內容不豐富,從業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專業培訓不夠,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四)全社會愛老、助老的社會風氣不濃厚。政府養老政策的宣傳不到位,社會力量、志愿者、企事業單位對愛老、助老活動的參與度很低,老年人的獲得感不強。
二、完善我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
(一)加大重視力度、完善頂層設計。一要做好頂層設計,盡快完善和制定社區養老服務政策。要盡快出臺規劃,合理構建市級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搭建十分鐘助老為老服務圈。二要積極探索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大財政投入,整合社區資源,引導市場參與,形成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市場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良好格局。三要探索財政補貼機制,對養老機構提供建設及運營補貼,對困難、高齡及失能老年人提高養老服務補貼標準,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四要盡快出臺《社區養老服務管理辦法》,制定完善的社區養老標準體系,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評估評價體系。
(二)部門協同聯動、增加養老供給。一是加大對城市老舊社區的養老設施供給。明確每個辦事處至少建設一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和N個社區養老服務站。二是新建小區必須規劃、配建、移交養老設施,規劃、國土、民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把好關口。三是積極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的融合,推進醫養結合,將社區內的養老資源和醫療資源柔性整合,推進家庭醫生對重點老年人提供特殊服務。
(三)積極創新管理,提高服務效能。一是搭建智慧養老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搭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服務便捷的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對老年人、養老機構資源的管理,為老年人提供養老、緊急呼叫及救援、健康管理、安全照護等集成化綜合服務。二是加大評估、督導落實。定期對養老機構開展第三方評估評價,并對社會公開評估結果。
(四)引入專業團隊、支持產業發展。要動員高校設置社區養老相關的專業教育,培養專業管理人才;要引入具有資質和經驗的專業團隊,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化、規?;?、品牌化發展。
(五)加大宣傳力度、弘揚助老風尚。要加大政府養老政策的宣傳,弘揚助老、護老、愛老的社會風氣。尋求各民間慈善機構、社會服務機構、轄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定期提供各自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發揮志愿者服務作用及老年人自身潛力,實現社區互助養老,緩解養老服務人員不足的壓力。
下一篇: 依托航空港區位優勢 大力發展花卉產業
農工黨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