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航空港區位優勢 大力發展花卉產業
來源:未知 時間:2020-05-07 20:35 編輯:ngdzhengzhou
按照“市委出題,黨派調研”的工作要求,根據中共鄭州市委年初確定的各民主黨派重點調研課題,農工黨鄭州市委在原來對荷蘭阿姆斯特丹花卉產業調研的基礎上,又于11月5日-9日組織部分黨員,由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鄭州市主委李新有帶隊,赴廣州、昆明考察了兩地花卉產業發展情況?,F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國內外花卉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一)荷蘭花卉產業發展經驗
1.荷蘭通過發展花卉產業,促進了農產品物流和航空物流大發展。荷蘭是世界上設施花卉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全國有35%的設施農業生產花卉,鮮切花品種達5500多種,盆栽花卉2000多種,庭院花卉2200多種,花卉產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農業效益,而且促進了農產品流通。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日鮮花交易量達到2000萬枝,盆栽花卉交易量達到200萬株,這些花卉通過航空運輸,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世界各地,阿姆斯特丹機場每年僅花卉出口貨運量就達80萬噸,占阿姆斯特丹機場年貨運量的近四分之一。
2.荷蘭通過發展花卉產業,促進了荷蘭旅游業的大發展。在荷蘭,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是花的海洋,荷蘭人種花、愛花已成為荷蘭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一年一度的郁金香節,展出的品種達200多個,不僅促進了國內旅游,還吸引了全世界上百萬游客前來觀賞游玩,拉動了航空客流和第三產業發展,荷蘭的郁金香節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農業旅游和休閑農業的典范。
3.荷蘭通過發展花卉產業,真正起到了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美化城鄉環境的作用。在荷蘭,花卉無處不在,除專門用于商品花卉生產外,無論是農家小院的圍墻還是城市單位的圍墻,都是用花卉做成的,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屋頂、陽臺,只要是能種花的地方,都布滿了鮮花,甚至門口墻壁上、休閑座椅后背上都種植有鮮花?;ɑ芤殉蔀榕c荷蘭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荷蘭通過發展花卉產業,實現了科技創新的提高。荷蘭花卉產業的科學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荷蘭,花卉的研究機構數量較多且設置合理,各個研究機構都有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且能將科研、推廣、生產和市場融合與對接。如瓦格寧大學是荷蘭最好的研究所之一,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這里有超過100位的專家從事花卉遺傳學、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研究。在國家科研所有數千名研究人員從事應用型理論研究。企業科研所由企業自主創辦,在荷蘭有70多個研究方向主要為花卉的栽培技術、種子的引進和開發。正是有這一系列科研機構和專業人才作為后盾,荷蘭花卉產業才能體現出如此強勁的產品創新和研發能力。
(二)廣州、昆明花卉產業發展經驗
1.政府重視是花卉產業發展的保障。調研發現,兩地政府都把花卉產業發展作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廣州市早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將花卉產業作為農業發展的重點,并成立了花卉研究中心。在廣州市委、市政府下發的《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再次強調要“做強花卉產業”,并明確了目標任務、產業布局和支持措施。云南省政府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并兩次在昆明召開現場會,明確提出鼓勵花卉產業發展,昆明市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意見。為加快花卉產業發展,云南省政府2009年出臺了全國首個地方花卉產業法規——《云南省花卉產業發展條例》,把花卉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地方法規的高度,為其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昆明花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科技創新是花卉產業發展的基礎。兩地都把花卉品種科技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根本,通過花卉新品種的培育、新技術的研究,加快產學研科技攻關,培育出了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并通過科技研發帶動企業發展和市場流通。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培育出紅掌、鳳梨、蝴蝶蘭等20多個花卉新品種,該中心每年有100多個品種近3000萬株名、優、新、特的花卉種苗銷往全國各地,出口東南亞多國,同時帶動周邊38家花卉生產企業,建立了1.3萬畝花卉生產基地,實現了通過科研帶動企業、服務企業,目前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已成為全國知名優質花卉種苗生產供應單位。昆明市愛必達花卉生產企業通過研發培育、引進改良,選育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55個(3個在國外獲得授權),花卉科技研發和自主知識產權品種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3.市場流通是促進花卉產業發展的動力?;ɑ芙灰资袌鍪腔ɑ墚a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花卉產品流通、貿易、信息的集散地。廣州市的花卉交易市場數量多、規模大。芳村嶺南花卉市場是廣州規模最大的花卉批發市場,也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功能最齊全的花卉綜合市場,每年有1.3到1.5億支鮮切花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6成以上的室內觀賞植物來自廣東。昆明斗南花卉市場2018年交易額達到180億元,總量69.87億枝鮮切花經斗南花卉市場集散交易銷往全國,占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每天向國內航空及其他運輸量達800—1200噸,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鮮花交易市場,花卉經濟帶動從業人員達100余萬人,已具有指導國際、國內花卉價格,成為花卉市場的指南針。昆明市通過發展花卉產業,不僅提高了農業效益,而且促進了農產品流通,這些花卉通過航空運輸,源源不斷的運送到世界各地。
4.政策扶持是花卉產業發展的引擎。多年來,兩地市政府在花卉產業發展上都出臺扶持政策,加快了產業發展的步伐。一是在花卉科研專項經費上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廣州市財政設立了支持花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對科技研發、基地建設、市場流通等環節給一定的扶持;昆明市通過項目支持的形式對企業的科技創新給予資金扶持。二是在設施農業的建設上有相關配套支持措施,如建設智能溫室等,廣州、昆明都出臺了扶持政策,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發展設施花卉按投入的30%給予補貼。三是品牌形象的對外宣傳上,以當地政府為主導,地方企業當主角,定期舉辦全國性的花卉博覽會,宣傳昆明、廣州當地的花卉產業及花卉企業。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場2013年被確立為省部共建的也是唯一的國家級花卉市場,級別的提高,使得政策資金等更多的向其傾斜。
5.產文旅融合是花卉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花卉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逐步形成了以花卉旅游、觀光、休閑為主體的生態產業鏈。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不僅僅是一個鮮花交易中心,它更是昆明一張靚麗的旅游名片,是眾多來昆明旅游的必選之地,昆明的十條精品旅游路線之一,上榜中國最美特色小鎮,2018年斗南花卉小鎮實現旅游收入84113.6萬元,旅游人數176萬人。在廣州,以花卉為觀賞點的花卉主題公園成為休閑農業的主流。如南沙百萬葵園、從化寶趣玫瑰世界、花都香草世界等及北部山區油菜花、桃花、梅花等主題觀光農業不斷涌現,形成了獨特的花文化產業,促進了花卉產業新的發展。
二、鄭州市發展花卉產業的優勢
(一)獨特的氣候優勢。鄭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氣候條件與荷蘭相近,非常適合發展花卉產業。目前已成為我國“南花北調”、“東花西運”的良好馴養基地,具有大面積發展鮮切花生產的氣候條件、品種資源和生產技術優勢。
(二)豐富的資源優勢。鄭州市花卉栽培歷史悠久,花卉產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ɑ苌a以觀賞苗木為主,占花卉生產面積50%以上,品種結構以蝴蝶蘭、紅掌、鳳梨等中高檔盆栽花卉和菊花、玫瑰、非洲菊、百合等鮮切花生產為主。蝴蝶蘭生產已由單一的年宵開花株生產轉化為從品種培育、組培快繁、種苗生產、開花株生產的全產業鏈周年生產,成為我市花卉產業的一個品牌。目前,鄭州市有花卉企業600多家,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或生產面積3hm2以上的大中型企業159家,花卉從業人員5萬余人。鄭州大小花卉交易市場有30多個,經營實體達3萬余家,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陳砦花卉市場現有各類商戶近4000家,年交易額突破50億元,直接從業人員一萬余人,已經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花卉物流集散中心,為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突出的區位優勢。鄭州地處我國中部,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和107、310兩大公路干線在此交匯,鄭州還是米字形高鐵的交匯處,特別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為鮮切花提供了天然的物流場所和航空通道。
三、鄭州花卉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花卉產業發展認識不足。對于花卉產業,大家共性的認為南方的廣州、昆明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適宜花卉種植,鄭州冬冷夏熱的氣候條件不適宜種植花卉,而實際上,鄭州處于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具有多種花卉生長的氣候條件。而且河南省野生維管植物有181科,966屬,3158種,大部分可用來開發成新的花卉苗木品種。同時,鄭州市及周遍花卉栽培歷史悠久,十大傳統名花河南有6種,這些傳統的資源,奠定了花卉產業發展的基礎。
(二)缺少科研機構和花卉生產企業。目前河南省和鄭州市沒有專門的花卉研究機構,雖然在有些科研單位內部也設立有花卉研究室,但科技人員大多是從事蔬菜、果樹方面的人員,缺乏高層次的花卉專業人才,難以形成強有力的科研推廣體系。同時花卉生產龍頭企業缺乏,沒有規?;a基地,花卉深加工方面處在代加工或者是粗加工,利潤有限。
(三)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鄭州目前從事花卉產業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其中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還是從蔬菜種植研究轉行過來的,真正懂得花卉種植的人員屈指可數,高層次科技人員嚴重不足?;ㄞr的文化水平低,對花卉生產的技術、標準化、規?;?、品牌化意識不強,專業化合作組織作用發揮還不明顯,缺乏相應的指導和幫扶。
(四)政府支持力度較小。鄭州市曾在2012年出臺《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意見》(鄭政〔2012〕27號),用于支持我市花卉苗木產業,但目前該文已失效,之后我市再沒有出臺針對花卉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多年來在花卉產業發展的投入上仍然處于一個低水平層次,財政支持力度相對薄弱。
(五)花卉產業發展受土地資源制約明顯。近年來,隨著鄭州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用地逐步減少,城市周邊的花卉基地被占用,一些花卉生產企業用地沒有保障,只能到周圍的許昌、鄢陵等尋地發展。已經扎根鄭州市發展20多年的陳砦花卉,已經成為全國具有很強影響力的花卉流通企業,年交易額突破50億元。2019年3月,中國花卉協會市場流通分會在鄭州成立,陳砦花卉成為會長單位,辦事機構秘書處設在惠濟區陳砦花卉雙橋基地,中國花卉協會市場流通分會是花卉流通的全國性分支機構,其對我們鄭州進一步深化建設全國性、區域性花卉產品市場,形成完整、高效的花卉市場體系,構建現代花卉物流配送網絡,推動全國花卉產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陳砦花卉雙橋基地因市政規劃,被迫急需搬遷,但因為無建設用地指標,現找不到地方,這對鄭州市花卉銷售、流通產生了不利影響。
四、加快鄭州市花卉產業發展的建議
花卉產業是美化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為依托我市航空港區優勢,大力發展花卉產業,提出建議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河南省政府《花卉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在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建立中國鄭州國際航空花卉物流港。河南省中北部及鄭州市與荷蘭氣候條件相似,適宜發展花卉產業,同時鄭州市和許昌、南陽等地的花卉生產和花卉物流已初具規模。因此,建議鄭州市委、市政府加強領導,由市政府牽頭成立由農業、林業、財政、發改、科技、國土、航空等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出臺優惠政策,強力推進花卉生產和物流發展,為省委、省政府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提供農業支撐,同時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增添后勁。
(二)科學編制花卉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是產業發展基礎,建議市政府組織有關專家走出去,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盡快高起點、高標準科學編制鄭州花卉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及鄭州國際航空花卉物流港建設規劃,做好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并根據規劃要求,出臺鄭州市花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借鑒荷蘭花卉生產和阿姆斯特丹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發展模式,將花卉生產和航空物流有機結合,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國花卉生產和航空物流新模式,促進鄭州航空經濟發展。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借鑒荷蘭、昆明、廣州等花卉種植、科研、流通相互銜接、互為支撐、有機融合的科學發展理念,通過科學規劃,制定優惠政策,開展專業化招商引資,吸引世界各地大型花卉生產、科研、物流企業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或周邊縣(市)、區投資建設花卉生產基地和中國鄭州國際航空花卉物流港,建設世界上最開放型的花卉生產和航空花卉物流新模式,以強力推進花卉產業大發展。同時對帶動強的大型龍頭企業要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在土地審批、融資、資金扶持、貼息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為企業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造一批信譽好、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的企業,通過政府的支持引導,不斷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鄭州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四)高起點建設鄭州國際航空花卉物流港。借鑒荷蘭花卉生產和阿姆斯特丹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發展模式,將花卉生產和航空物流有機結合,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航空花卉物流港,搭建國際花卉交易平臺,并配套建設花卉物流園區,為鄭州花卉走向世界提供便利條件。
(五)積極培養花卉產業發展專業技術人才。成立專業的花卉產業發展研究機構,開展花卉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和引進,做好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充分利用河南省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鄭州師院、鄭州市農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培訓資源,開展對花卉企業從業人員和農民的技術培訓和服務,提高從業人員和花農種植技術水平和科研成果應用水平,定期組織技術員到花卉種植戶中進行技術跟蹤指導服務,引導花農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花卉產品質量,提高該產業的競爭力。
(六)加快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借鑒上海松江區土地流轉經驗,建立完善土地流轉平臺,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土地集中統一流轉,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義為我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國內外花卉生產、科研、加工、流通企業,提供穩定的土地資源;對本土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企業,特別是帶動性強的花卉流通企業,通過“幫、扶、對”政策,解決目前發展中難題,并對土地問題予以專項支持;對具備成長潛力的企業可鼓勵與地方政府平臺公司開展合資合作,鼓勵企業現代化經營和連鎖發展;在花卉生產方面,對在鄭州已經初步形成規模的時令草花等花卉品類,推動進行集聚化發展,提高土地集約化程度,加快我市花卉產業發展。
(七)強化花卉產業科技創新。以企業研發為依托,建立花卉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推動產學研協作,開展科研技術集成推廣,加快科研成果的轉換。圍繞花卉企業需求,成立以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企業相結合的研發體系。發展"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的產業化模式,集成推廣標準化生產、設施構建、花卉產后處理、立體化栽培模式,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推進產研結合,提高底層花農科技種植水平,促進花卉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加強交流與合作,鼓勵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進入鄭州花卉市場。
(八)加大花卉產業發展的宣傳力度。利用宣傳媒體加大宣傳,動員廣大群眾形成種花、愛花的良好習慣,無論是農家小院的圍墻還是城市單位的圍墻,都要用花卉裝點。無論是屋頂、陽臺,只要是能種花的地方,都要種鮮花。讓花卉變成老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讓城市和鄉村到處是花的海洋,把鄭州打造成中原花城。同時要舉辦以花為媒的節慶活動,吸引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觀賞游玩,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九)大力申辦國家級、世界級花事活動。北京的順義、四川的成都、山東的青州、江蘇的常州、寧夏的銀川等城市,都曾成功申辦中國花卉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成功舉辦花博會的省市都借助花博會的影響力,實現了城市品位的提速和花卉產業的發展。但鄭州未申辦過此類花事活動,這與鄭州現有的花卉集散樞紐基礎不相匹配。申辦中國花卉博覽會等國家級花事活動,對提升城市知名度、展示城市高品位形象、推動河南省花卉產業的大發展有重要意義。
農工黨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