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豪在上海
來源:未知 時間:2016-12-29 21:38 編輯:admin
李士豪是農工黨的早期黨員,也是農工黨的杰出的領導人之一,他曾很長時間在上海進行革命工作,在幾個重要時期擔任上海的農工黨負責工作。
李士豪1900年出生于浙江諸暨,從青年時代就積極參加愛國學生活動,接受進步思想,五四運動期間是紹興的學生領袖。大革命時期到廣東參加北伐,任國民黨中央工人部組織科主任,和劉少奇、吳玉章、方志敏等共產黨人一起從事工人運動,從中受到很大影響,寫了許多有關工人運動和爭取工人權利的文章。大革命失敗后,李士豪到達上海,他堅持國民黨左派的立場,1931年經季方介紹參加了農工黨的前身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追隨鄧演達進行反蔣活動。這是他在上海從事革命工作的第一個時期,當時革命處于低潮,有些人退出了革命隊伍,有些人淪為反革命,但李士豪堅持了下來,選擇了繼續革命、為建立農工平民政權而奮斗的道路,說明了他已將自己的命運與工農大眾緊緊地聯在一起了。
鄧演達遇害犧牲后,臨時行動委員會處境困難,章伯鈞在日本與李士豪、李伯球等人聯絡,商議重振組織,1935年臨時行動委員會響應中國共產黨的“八一宣言”,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并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干部會議,改黨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以“抗日、聯共、反蔣”作為黨的總方針,李士豪當選為中央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會后他受中央委派來到上海,領導華東地區黨的工作,擔任書記,他充分發揮了領導才干,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了黨的組織。在他的組織下,黨的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當時聯系了學生、工人共五、六千人,創辦了《鐵掌》期刊,宣傳抗日,在民族危機關頭,發揮了農工黨的作用。這是李士豪在上海革命工作的第二個時期。
李士豪在上海革命工作的第三個時期,也是時間最長的時期是從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直到1951年離開上海。
在抗戰期間李士豪在浙江致力于團結各階層代表性人士合作抗日,支持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新四軍金肖支隊??箲饎倮笏氐缴虾?,當時上海的黨員所剩無幾,他和鄭太樸等同志一起重建了上海組織,在1947年召開的農工黨第四次全國干部會議上,他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在上海,李士豪參加了民盟,又參與了九三學社工作,曾當選為九三中央理事。他不顧自己身體有病,積極領導著上海和華東地區農工黨的反內戰反獨裁的斗爭,他利用各種關系,聯系了許多社會上層人士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在上海這個反蔣斗爭前沿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激烈的斗爭。在參加李公樸、聞一多追悼會時,他和連瑞琦聯名送了挽聯:“天下為公,公道何在?民心厭戰,戰罪歸誰!”喊出了人民對反動派的憤怒,表達了進步人士反戰反蔣的心聲。他和中共聯系密切,積極配合中共的革命斗爭,當時金肖支隊北撤后,有許多傷病員和家屬不能隨隊行動,他們陸續來到上海,在李士豪的安排下,上海農工黨把他們掩護下來,解決了生活、工作問題,并繼續為革命工作。當時他的寓所成了聯絡點和招待所,每天開飯都要擺上一兩桌,晚上連地板上都睡滿了人,為了維持大家的生活和籌集活動經費,他多次叫夫人回諸暨老家變賣家產,幾年內買光了祖傳的田產和房產。中共浙東組織和浙東游擊隊曾一度和上級失去聯系,是李士豪等通過章伯鈞告知了當時任中共駐滬辦事處主任的周恩來,使浙東中共組織與上級恢復了關系。此后農工黨千方百計為浙東游擊隊提供各種幫助,不斷送去武器、藥品、電臺等物資,還輸送了許多干部、青年和知識分子、技術工人去浙東部隊和解放區。這些被送往革命隊伍的同志至今都很感激農工黨,說是農工黨把他們送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后國民黨加緊鎮壓民主黨派,宣布民盟為“非法組織”,農工黨中央被迫遷往香港,李士豪則留在上海堅持革命斗爭,在此期間,他不顧白色恐怖下的自身安危,為避免被捕而經常搬家。他擔任了農工黨華東局副主任委員,參與整個華東地區農工黨的領導工作,在困難的形勢下開展有聲有色的斗爭,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戰爭。李士豪還做了一件對農工黨十分有益的工作,他經過長期的接觸和考察,發展了虞鍵同志加入農工黨,并把他推上領導崗位。虞鍵同志對革命忠心耿耿,他以非凡的領導才能,在黨內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后在上海解放前夕和曾偉等同志一起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1947年,時在浙江任縣長的祝更生到上??赐钍亢罆r傾吐了準備武裝起義決心,李士豪立即介紹虞鍵同他見面,與中共地下黨取得聯系,又在1949年介紹兒子李壽彭和沈國英到松陽縣幫祝更生策劃起義的準備工作,成功發動了松陽起義。
上海解放后,李士豪在季方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先后擔任農工黨上海市黨務整理工作委員會和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上海的整黨和日常工作,在繁雜的工作中,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親自審理把關,嚴格甄別,在近千份黨員登記表上,幾乎都有他簽寫的審查意見。在他的領導下,上海順利地完成了黨務整理這一重大工作。他親自過問尋找烈士遺體、烈士安葬工作,他在烈士墓前與烈士家屬的合影中,我們可以看出解放初期他是非常疲勞憔悴的,又是那么樸素近人的。由于他的努力勤奮工作,曾遭到嚴重摧殘的上海農工黨組織又振興起來了,在他的帶領下意氣風發地投入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去了。
1949年9月李士豪作為農工黨的代表出席了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華東水產局副局長,參與政府事務管理。1951年受農工黨中央委派前往浙江,擔任農工黨浙江省委主任委員,同時擔任浙江省農林廳副廳長。他曾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于1972年去世。(
上一篇:“福建事變”中的臨委會
下一篇:中國農工民主黨定名始末
農工黨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