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農工黨鄭州市二七支部黨員、二七區金水源街道辦事處經濟辦主任荊桂娟立足工作崗位,積極無私奉獻,二十多年來,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給了工作。一直以來,公公黨性引領、以身示教,婆婆寬容體諒、勤儉持家,愛人默默陪伴支持、教子有方,荊桂娟把生活的“一地雞毛”,一片一片地綁扎成了漂亮的雞毛撣子。

我們家6口人,公公婆婆和我們一起住,大兒子已經上大學,小兒子剛2歲。家庭團結和睦,其樂融融。
我是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丈夫和公公是中共黨員,大兒子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家庭紅色氣息濃烈。“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一些耳熟能詳的紅歌時常在房間回蕩。
一、紅色基因,氛圍濃厚。我作為民主黨派成員,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積極參政議政,深入調查研究,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撰寫社情民意。我深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小我就注重言傳身教,給孩子讀革命故事,講英雄事跡,在孩子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在我們家,兒子、丈夫、公公經常一起討論黨史國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場面熱烈,充滿了濃濃的愛國愛黨氛圍。
二、敬業奉獻,紅心向黨。祖國需要,黨需要,我就會義無反顧。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忍痛撇下不到一歲、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沖鋒在抗“疫”一線,爭做最美逆行者,以實際行動詮釋初心使命。我負責3個小區、46棟高樓、5375戶居民,工作量很大,有時頭暈目眩到甚至連床都起不來,醫生強烈建議住院治療,但在這緊要關頭,我不能退縮,再苦再累,關鍵時刻,黨和國家需要,我必須頂上去!就這樣,我帶著口服藥堅守卡點一百多天,先進事跡被農工黨中央網站進行了宣傳報道。
三、純良家風,代代相傳。家有一老,猶如一寶,78歲的公公周福勛發揮余熱,退而不休,經常給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生講黨課,被評為河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金水區文明市民。他撰寫的回憶錄入檔案館收藏,真實記錄了來鄭州工作生活66年的人生經歷,再現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抒發了對偉大祖國偉大黨的真摯情感。我們家良好的家風,一定會世代相傳。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全家在不同的崗位上爭先創優,奮勇向前,爭創最美家庭,以優異的成績向偉大祖國、偉大的共產黨獻禮!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