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福塔
來源:農工黨鄭州市委員會 時間:2017-01-10 05:22 編輯:admin

中原福塔(英文:Zhongyuan tower)又名河南廣播電視塔,河南廣電直屬企業,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河南省“十一五”重點工程,河南省標志性建筑,在2012年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航海東路與機場高速交匯處。該塔是世界最高的全鋼結構電視發射塔,是一座集廣播電視發射、旅游觀光、跨境E貿易、名畫展覽、文化娛樂、餐飲休閑等多功能的商業藝術文化中心。塔高3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鋼結構。中原福塔地處南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東接亞洲唯一運行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十字樞紐站鄭州東站,北靠鄭東新區CBD商務區,地鐵、公交、輕軌無縫銜接的交通樞紐地段。
該塔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總投資8.36億元人民幣。塔高388米,其中,塔主體高268米,桅桿高120米,鋼結構總重量約一萬六千噸,在目前已建成的世界全鋼結構電視塔中高度居于第一位,高于同類結構的日本東京鐵塔(333米)和法國埃菲爾鐵塔(321米)。中原福塔在2012年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該塔可發射40余套廣播電視節目,能有效覆蓋半徑120公里范圍內的3600萬群眾,為鄭州及其周邊農村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為構建和諧中原,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
建造歷史
中原福塔于2005年2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立項,2006年4月開始初步設計,11月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得到河南省發改委的批復,2006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3月動工,2009年10月完工。占地141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建筑高度388米,概算投資8.36億元,是世界上最高的全鋼結構塔,是河南省“十一五”規劃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是河南省政府建設文化強省、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是河南省文化產業的標志性建筑。
中原福塔鋼結構采用橫截面“桉葉糖”形圓角等邊三角形設計,具有較強的韌性和受壓能力,同時還首次采用鋼筋桁架模板施工新技術,這種技術有別于傳統立體式施工方式,加工、定位、焊接難度較大,被專家們稱為“現代建筑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美學元素融入科學設計的一次偉大嘗試”。另外,中原福塔的塔體不易變色,終身免維護。
2016年12月5日,國家旅游局通報,中原福塔4A級景區被通報批評。
建筑構造
中原福塔由塔座、塔身、塔樓和桅桿四個部分組成。塔座為鼎,寓意為鼎立中原;塔身為古代的樂器組合“編鐃齊鳴”,寓意著中原福塔的通訊傳播功能;從上空俯瞰電視塔像一朵盛開的梅花,寓意為花開五福,福澤中原;從地面仰視,電視塔像一尊豎立旋轉向上、自然騰躍、飄逸飛舞的凝固禮花。
主要景點
新聞發布廳
中原福塔新聞發布廳位于塔座二層北門東側,是河南省委宣傳部和河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聯合投資興建的多媒體功能廳,建筑面積近400平方米。設有1個演講臺、5個主席臺席位、75個固定觀眾坐席,可同時容納180人參加會議。
作為國內技術最先進、設施最完善、設備最精良的多功能會議廳,擁有4個同聲傳譯機位、2臺發言提示屏、5臺LED液晶顯示屏及3臺高清快球式智能云臺攝像機,可實現與電臺、電視臺現場新聞互聯,實時發布新聞。它打破了傳統“講座式”會議的單一格局,支持互動式交流,滿足會議內容的多元化表達。先進的會議管理系統和多種語言同聲傳譯,能夠全方位滿足日趨國際化與現代化的會議、教學、培訓、講座、新聞發布及學術討論的需求。
中原福塔新聞發布廳依托中原福塔豐富的業態資源,使您在享受優質的會務服務之余,還可享受一場愉悅的文化之旅,觀賞世界最大的手繪全景畫《錦繡中原》,登高祈福,在中部最高的旋轉餐廳觀美景、品美食等。同時依托省級廣電媒體資源,能夠及時向大眾全方位傳播會議內容,更好地實現宣傳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的功能。
姓氏墻
百家姓氏墻位于二樓大廳,游客可以通過輸入想要了解的姓氏,看到圖文并茂的姓氏起源解讀。
觀光層
在251米的室內觀光層以及268米的室外觀光層,北面可以欣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CBD商務中心等標志性建筑的迷人風姿;西面盡覽鄭州二七紀念塔和裕達國貿等鄭州城市風光;南面可以看到造型獨特的航海體育館和綠意盎然的田園風韻;東可以一睹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現代化風采。天氣晴朗時借助望遠鏡,可以南望新鄭國際航空港,北眺蜿蜒曲折的黃河、雄偉的黃河大橋、黃河風景區及炎黃二帝塑像。
阿福樂園
阿福樂園致力于營造家庭親子共享的電玩娛樂休閑空間,是中原福塔全家游藝、老少同樂、親子互動的最好場館。
福塔浮雕
塔座二層外圍有十四幅浮雕,分別是:盤古開天地,鉆木取火,玄鳥生商,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倉頡造字,河圖洛書,愚公移山,云水洛神,伏羲畫卦,神農嘗草,禹通三門,后羿射日,女媧造人。這些浮雕集中展現了中原地區古老而又美麗的神話傳說,這也體現了中原福塔這座現代建筑和悠久歷史的完美結合。
福塔名人苑
福塔名人苑位于福塔二樓環形平臺,共三十六尊。
設軒轅黃帝、大禹、老子、韓非子、張衡、張仲景、韓愈、吳道子、白居易、楊靖宇等人物雕像,三十六尊塑像由東向西,依年代的順序排列。人物雕像雕工細致,栩栩如生,再現了三十六位河南歷史名人的風采。
(石像名稱:黃帝、大禹、老子、公孫僑、范蠡、墨翟、商鞅、莊周、呂不韋、韓非子、李斯、張良、張蒼、許慎、張衡、張仲景、杜詩、司馬懿、鐘繇、玄奘、陳元光、吳道子、杜甫、白居易、韓愈、趙普、程顥、司馬光、李誡、岳飛、許衡、朱載堉、吳其濬、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
獲得榮譽
塔座三層、四層中心的《錦繡中原》全景畫館經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認證數據為:《錦繡中原》全景畫高18.422米,長163.520米,繪畫面積3012.365平方米,地面塑型2200平方米,已成功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景畫。該畫由中國著名高等藝術學府——著名畫家李福來、王偉、晏陽等13位教授和畫家歷時4年集體手繪創作。自2006年5月8日開始,他們走遍河南全省寫生拍照,構思畫作,繪制草圖?,F場創作歷時345天,耗用3噸油畫顏料,于2010年12月08日繪制完成。該畫運用現實主義手法,以手繪油畫為表現形式,集中展現全省十八個省轄市的山川原野、城鄉風光、名勝古跡、人文景觀,全面展現了中原大地的遠古、現代和未來,是一部歌天頌地、富于創新、震撼人心的宏偉畫卷。
設計理念
中原福塔外立面呈雙曲拋物線狀,外觀新穎、結構獨特、造型優美,空中俯瞰猶如盛開的梅花綻放在中原大地。其獨特的美學設計被專家們稱為“現代建筑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美學元素融入科學設計的一次偉大嘗試”。
塔座為鼎,寓意為鼎立中原;塔身為古代的樂器組合“編鐃齊鳴”,寓意著中原福塔的通訊傳播功能;從上空俯瞰電視塔像一朵五瓣梅花,臘梅是河南的省花,五瓣臘梅諧“五福(幅)”之意,寓意為梅開五福,花開中原;從地面仰視,電視塔像一尊豎立旋轉向上、自然騰躍、飄逸飛舞的凝固禮花。
結構功能
中原福塔分為塔座、塔身、塔樓、桅桿四個部分。
各部位功能介紹
塔座外墻:由大型浮雕裝飾,浮雕1:女媧造人;浮雕2:后羿射日;浮雕3:神農嘗草;浮雕4:伏羲畫卦;浮雕5:云水洛神;浮雕6:愚公移山;浮雕7:河圖洛書;浮雕8:倉頡造字;浮雕9:嫦娥奔月;浮雕10:精衛填海;浮雕11:玄鳥生商;浮雕12:鉆木取火;浮雕13:盤古開天地。
塔座地下一層:為設備層和停車場。
塔座一層:河南跨境e貿易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國內領先最大綜合跨境貿易交易平臺.中心營業面積近2萬平方米,已入駐十幾家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包含平行進口汽車、進口母嬰、進口食品、個護彩妝、家電家居、奢侈品等在內的衣食住行全品類商品,一站式消費服務河南一億人民購買力。
塔座二層:標高6.9米,設有貴賓廳、新聞發布廳、游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其中新聞發布廳建設面積400平方米,設有75個記者提問座椅席位,4個同聲傳譯機位,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塔座三層和四層中心筒: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景畫——《錦繡中原》,它由魯迅美術學院13位知名畫家、教授歷時五年創作而成,全景畫主要描繪了河南十八個省轄市的著名風光名勝,全景畫高20米,長175米,360度閉合,涵蓋河南省100多處主要景區、景點,運用高科技聲光電烘托,給人以強烈視覺震撼力和沖擊力。2011年獲得吉尼斯世界認證,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手繪油畫全景畫。
塔座四層:標高19.9米,建筑面積6766平方米,可用于經營面積2097平方米,為辦公區域。
塔樓九十七層:標高250米,建筑面積859平方米,可用于經營面積600平方米,主要項目為高空觀光配套服務設施:有攝影臺、空中郵局等、3D體感游戲、穿越火線、拼圖魔方、三維立體畫、魔幻泡泡。
阿福樂園:位于中原福塔1樓的阿福樂園致力于營造家庭親子共享的電玩娛樂休閑空間,是中原福塔全家游藝、老少同樂、親子互動的最好場館。
上一篇:鄭東新區
下一篇:黃帝故里
農工黨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農工黨鄭州和農工黨鄭州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 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農工黨鄭州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農工黨鄭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農工黨鄭州",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